WFU

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

白內障手術怎麼開?該如何選擇?


作者:邱力毅/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


白內障手術會不會很可怕?一定要花很多錢嗎?


白內障手術有分成傳統跟微創手術,最近又加上飛秒雷射輔助。傳統白內障手術是將角膜輪狀部(邊緣)切開約9mm~12mm大小傷口,將水晶體用擠的擠出來,植入折疊式人工水晶體,然後將傷口縫合。

目前的白內障手術主流是微創超音波手術,傷口只需2.2~2.5mm,用儀器將水晶體切割分離後,用超音波將水晶體震碎吸收,傷口有時不需縫合,或只須縫1~2針。手術前後時間約10~30分鐘不等。

至於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,則是利用雷射能量將水晶體的前囊做圓型切割(這個步驟在一般微創是用手動將水晶體前囊撕出一正圓形開口),以及將水晶體切成小碎塊,讓超音波可以更快更好吸收,但是雷射目前並非健保給付。

其實白內障手術是健保給付,如果全程使用健保,手術費用只需約一般門診看診的價錢而已。


人工水晶體是什麼?一定要裝人工水晶體嗎?


水晶體的功能就像放大鏡一樣,可以將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,所以如果將白內障拿掉,卻不裝人工水晶體,那我們如果要看清楚,則還是需要帶一千多度的眼鏡。因此除非是非常高度的近視,不然大部分的病人是需要裝人工水晶體的。

人工水晶體種類非常多,有健保也有自費,該怎麼選擇呢?其實,就要看每個人的需求而定。

一般的人工水晶體是單焦的水晶體,所以術後的眼睛可以在一定距離看清楚,但是如果水晶體術後不想留任何近視遠視,則看遠可以看到清楚,看近的則須戴老花眼鏡。有些人喜歡閱讀,希望看近不用戴眼鏡,那麼醫師可能會建議術後留200~300度近視,這樣看近不用戴眼鏡,但是開車或看遠需要帶近視眼鏡。

自費的人工水晶體大多也是單焦。最常見的叫做非球面人工水晶體。因為人的眼球並非球型,非球面人工水晶體較符合人體工學,所以在視野的周邊,尤其是晚上,能產生較不扭曲且犀利的視覺。

有的水晶體可以過濾藍光,有的水晶體可以矯正散光,有的水晶體可以有雙焦或三焦功能。但是事實上,不是越貴的越好,找尋可信賴醫師,討論需求與配合經濟狀況程度,才是最好的辦法!




總結白內障


總結來說,白內障其實並不可怕,大部分的輕微白內障只要做好保護(防紫外光曝曬,控制血糖,減少抽菸,減少非必要的類固醇攝取等),定期追蹤即可。

目前的白內障藥水可以減緩病程,無法治癒疾病,如果嚴重影響視力,還是必須手術。現在的儀器進步,如果需要手術,請與可以信賴,可以充分溝通的醫師進行交流,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與人工水晶體。



Reference:
AAO.org 美國眼科醫學會官方網站
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zh-hans/diseases-conditions/cataracts/symptoms-causes/syc-20353790  梅約clinic官方網站
The 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 Illustrated Mannual of Ophthalmology 3rd Edition


相關文章





🌱🌱更多資訊請點擊以下連結🌱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