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張舜閔/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骨科醫師
症狀
「我早上起床踩地板的第一步,腳底會覺得很痛,但是走一走反而又好了!」
「…或是坐太久,起身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情形!」
「早晨起床踩地腳底疼痛」或是「起身第一步感到疼痛」,接著疼痛會隨著走動而逐漸緩解,可以說是「 」的經典症狀,有些病人甚至會形容就像踩在玻璃上一樣刺痛。」
構造
究竟什麼是「足底筋膜」呢?
大部分的人腳底都會有足弓,除了靠許多塊骨頭組成拱型的足弓外,還有一片連接前腳掌和腳跟的強韌組織,如果您抬起腳來把大腳趾往上扳,腳底或許可以摸到一條繃緊的筋,那就是「足底筋膜」,而這片筋膜因為發炎造成疼痛就稱為「足底筋膜炎」。
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足底筋膜炎呢?
職業上需要久站的人或是體重過重的人,因為不斷對於足底筋膜施加張力,容易產生足底筋膜炎的症狀,另外順著小腿肚往下延伸到腳跟的跟腱太緊,也是發生足底筋膜炎的好發對象。
原因
現在看起來很不可思議,很久以前細菌感染曾經被認為是造成足底筋膜炎的主因!醫師因此試圖用抗生素試圖殺死並不存在的細菌,當然是治療效果不佳。
後來開始有了X光的檢查,發現有一半的病人跟骨底下有突起的骨刺,因此有人推測腳跟突起的骨刺是引起疼痛的兇手,卻發現病人就算用手術切除了腳底的骨刺後,過了一陣子還是感到疼痛,之後有的研究也發現,許多沒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在X光上足底也會有突起的骨刺。
足底筋膜是一片堅韌而有彈性的構造,而所有有彈性的東西都會有彈性疲乏的問題。目前認為,足底筋膜因為過度拉扯所產生的彈性疲乏,還有腳跟脂肪墊的退化才是造成足底筋膜炎的重要原因。
處置與預防
當下痛起來的時候該怎麼辦?
通常冰敷會比較有效,可以直接泡冰水或是用一包小冰袋直接踩在上面效果也不錯,雖然慢性的疼痛可以熱敷,但是我們在門診常遇到突然痛起來以後去泡熱水反而更痛的例子;扳起大腳趾讓足底筋膜浮起來,直接對他按摩只要能持續8個禮拜也十分有效(圖1);或是扶著牆壁前弓後箭拉後腳筋也會有幫助(圖2)。
如果是因為久站造成的,就要試著在工作的空檔讓腳休息一下,可以考慮適當的鞋子(圖3)或是有足弓支撐的鞋墊,一味選擇過軟的鞋墊或是氣墊鞋不一定對症狀有幫助。
降低體重雖然很困難,但也是一個要努力的目標。體重過重的足底筋膜炎病人,常常處於有心無力的困境,一提到運動就想到跑步、打球等戶外運動,處於雖然想要運動卻苦於腳痛而不敢出門的惡性循環,可以試著從飲食著手,或是選擇騎腳踏車或游泳,這類雙腳不需直接支撐體重的運動,來避免對於已經疼痛的足底筋膜造成進一步傷害。
如果一直都沒有改善就要到門診來尋求協助了,有時候是別的原因造成的,像足底筋膜破裂、足底神經壓迫、壓力性骨折、脂肪墊退化,甚至是腫瘤、脊椎退化、僵直性脊椎炎,或是風濕免疫都有可能造成足跟疼痛,除了鑑別診斷外,也可以提供藥物注射、震波、手術等治療。
《本文章經同意轉載自小港醫院港醫健康通訊2025年1月》